找到相关内容609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共生共荣——佛教生态观(三)

    学者天亲(vasubandhu)所创立。整理充实成为九种,是在天亲的时代以后,但其基本思想应当说是由天亲建立的。九识论认为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(皮肤)五种器官都有分别认识的机能,另外心所具有的由四层组成;这种心识中最浮浅的表面活动称作意识(第六),起着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加以综合的作用;其次,为末那(第七),这种是不依赖来自外界的信息而进行思考;更深处的有储存人以前的行为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943181.html
  • 不争人我

    五大所造,有情六大所造。)   七大是什麽呢?是六大加上根大,根可以说是我们的六根,也就是把色法五根(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)和意根合在一起变成心的根本,意根就是第六的分别妄想,你念佛的心... (一)公案本文   僧问云居山昭化道简禅师曰:「维摩岂不是金栗如来?」   (起迷情於维摩诘大士,是否已是如来位。维摩诘大士原居妙喜世界,为无动佛之补处大士,示现娑婆世界,助世尊广度众生...

    玄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044049.html
  • 妙泽居士著:佛学的真实面目(5)

    。   四智是由八识转的,即转第八为大圆镜智,转第七为平等性智,转第六为妙观察智,转前五为成所作智。八转为四智要分四步,就是六、七‘因’中转,八、五‘果’上圆。我们现在在事境中做断除习气的功夫,就是转六、七。转第六就是把我们的分别心,转成不分别而只观察的心。我们生来就喜欢分别,这个怎么样?那个怎么样?好的要,坏的就不要,人我是非太多...

    妙泽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1944298.html
  • 牟宗三先生论佛教的圆教

    所说之教,除般若以外,关于法的存在或佛性的问题,有其特殊的限定;而此限定即显出其共通于小乘之处,这不从般若说,而是从佛性上说。龙树菩萨所说之教,只限于三界以内,此即是指其所说之法的存在,只限于第六,...而定为藏、通、别教。但他同时亦参考了华严的判教而略有调整。试看他调整后的教判:  如果心只限于六,则是藏教 (小乘) 与通教。如果进至阿陀那 (亦曰末那) 以及阿赖耶,以阿赖耶种子 (亦曰异熟...

    黄敏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844477.html
  • 佛说梦事(1)

    自己身体大盖的情况,因为我们在清醒的时候,第七和第八受到  第六的压制,所以第七就好比是潜意识一样,如果整座冰山浮在海面上,我们知  道那只是百分之十,在海面下的潜意识占了百分之九十,而我们经过...见、闻、觉、知是属于“意  ”的部份,也就是我们的第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“意”第六根,第七根  叫“神识”,什么叫著「神识”?很难了解它,所以叫著「神识”。第八叫著「含  藏识”,“含藏识”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544489.html
  •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

    ,于意识之外,尚窥见几种心识。乃分人心为八,以眼耳鼻舌身为前五,以意为第六,此外有第七,译名末那,犹言执我也。第八译名阿黎耶,犹言含藏也。推勘至此,始知吾人生死之根本,即在阿黎耶识。   ...时调息之法。因调息之故,血脉流通,周身温热。故于坐毕,宜开口吐气,必待体中温热低减,回复平常原状后方可随意动作。是为坐后调息之法。   第六节调心   吾人自有生以来即系妄心用事。所谓意马心猿,极...

    蒋维乔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344807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(宗体篇)[2]

    目、强号非二。” 济缘释云“二约义考体中二、初正示体相二、初正示业体。上二句推发生之台。言由心者即第六意思所造。 下二句示生已之功。六复熏六故云还熏、发体之心故云本心。若论始...若翻对作解、初句反前即谢也、次句反一念也、第三句反善行心也、第四句反缘构也。 故下引证有二、杂心中。初句蹑前作谢、生起无作。余即四心、后心望前作心故云余也。俱即同时。是法即无作。随生谓任运起也。 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弘一大师|山律在家备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445106.html
  • 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

    故名大学之道。”9  “正其心者,转第八为大圆镜智也,诚其意者,转第七为平等性智也,致其知者,转第六为妙观察智也,格物者,作唯心识观,了知天下国家,根身器界,皆是自心中所现物,心外别无他物也。”...《东吴哲学学报第六期》页61-118。  14 《蕅益大师全集17》《灵峰宗论》卷四之二,〈文最说〉,10849-10850。  15 《藕益大师全集16》《灵峰宗论》卷二之二,〈示郭太爵〉P.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3345534.html
  •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: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

    亦不可说名中识蕴,谓五识身。识谓第六 ,羯逻蓝时无五故,又诸转识有间转故,无力恒时执持 名色,宁说恒与名色为缘。故彼识言显第八。”(48) 此文...实在皆依[一](4)心”。虽然此文没有明示其一心是虚妄分别的心 ,但此经继续说:“[若问]这是何故?[其答案是:]于某事 (vastu)发起具有贪欲的心时,其(心)即是(`vijnana`...

    叶阿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246277.html
  • 唯识三十颂诠句

    ,似常一故。余相分等此意不缘。  思量为性相  思,谓思虑。量,谓量度。已如前释。然思量名,亦通余。今第七,别名此者,恒审思量,胜余故。此说恒言,简第六。彼虽审思而非是恒。有间断故。此审思言,...随缘不定。五,亦尔。依止本,或有一生,或复多生。随缘现故。  意识常现起  第六意识,依五缘生。谓根、境、作意、即根本第八,能生种子。所藉缘少,一切时具。不如五,要待多缘,缘有不具,多间断故。此...

    韩清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247076.html